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是西门子医疗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图为创新中心人员在进行研发测试。 (受访者供图)
CT、磁共振这些 " 大块头 " 医疗设备完成精密的检查后,隐藏在后台的人工智能(AI)应用会主动现身 " 辅佐 " 医生,短短几分钟内用 " 锐眼 " 从多种影像数据中筛查可能的异常情况……在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团队正在抓紧为这一锐眼人工智能科研平台开发更多应用场景。
用 AI 技术助力精准医疗,这是西门子医疗在中国布局研发创新的一个发力方向。" 西门子医疗‘国智创新’中国战略中重要的一块是拓展国产化的广度与深度,提升医疗资源可及性。国产化不仅仅是本土生产,我们更要做本土研发。"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军向记者透露,他们今年预计有 10 余款新产品发布。
连续发布首款国产设备
2022 年 6 月,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被认定为 "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 "。不到两年时间,这里已先后发布了 10 多款新产品,包括首台国产高端双源 CT、首台国产高端 PET/CT、首款国产超高端数字乳腺机、首款国产移动 C 臂 CT 等。
孔军表示,整个研发中心一方面与总部协同,推动全球领先技术快速落地中国;另一方面,致力于提供更多满足本地客户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团队要在第一时间掌握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多样化需求,根据中国客户需求进行本地研发,并及时反馈给总部。"
CT 搭载 AI" 大脑 " 后,在快速完成扫描时,能自动输出诊断所需信息,助力实现精准影像、提升诊断效率——这一 SOMATOM go 系列 CT 产品的 AI 集成智能平台,就来自本土研发的最新成果。孔军说:" 我们的研发团队提升了基础硬件设施和算法算力,通过实现全流程的智能影像,让影像科医生从原来繁琐的扫描操作流程中逐步解放出来,进一步满足国内医疗机构高频的诊疗需求,患者也能获得更好的就诊体验。"
在同样来自本土研发的锐眼人工智能科研平台上,肺结节、脊椎、心血管这 3 款 AI 应用拿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医疗 AI 三类认证审批。有了这一 AI 助手之后,一次胸部 CT 平扫就能实现多种器官的自动化评估,为患者提示 3 类心胸疾病、100 多项量化指标,目前已在国内 20 多家医院落地上线。
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圈
在创新布局中,西门子医疗采取 " 双线并行 " 的模式:一方面深化本土研发生产;另一方面,构建本土创新合作生态圈,拓展开放式合作。
" 我们与张江集团合作的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是西门子医疗全球四大创新中心之一,也是目前公司全球首家对外开放式的联合创新平台。" 孔军坦言,在中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 医工融合 "" 医工转化 " 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关键,但目前一大挑战在于,交流合作与成果转化依然存在难点与痛点。为此,西门子医疗依托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全球资源,努力在中国推进有意义的创新。
眼下,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提供了一个与本土初创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大学积极合作的平台,与西门子医疗在中国的研发与生产基地形成战略互补、产生协同效应,不断提升本土创新能力。
沪上 " 小巨人 " 企业博动医疗前不久就以通过冠脉 CTA(血管造影)图像计算冠脉功能学的分析软件入驻联合创新平台,这一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医疗产品,可以实现一站式冠心病精准无创筛查,为临床医生下一步制定临床决策,提供非常好的诊断依据。对于博动医疗而言,加入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创新 " 朋友圈 ",不仅意味着可以把中国的产品展示在世界大舞台上,也有望加速打通技术和产品 " 出海 " 新路径。
截至 2023 年底,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已累计赋能中小企业 100 家以上,联合 150 多家外部生态企业,孵化知识产权 60 项以上。
带动发展本土供应链
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是一家不足百人的 CT 组装企业。如今,西门子医疗上海器械基地已是德国总部以外最大、最重要的医学影像及临床治疗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基地之一,覆盖 CT、X 光机、移动 C 形臂、超声、数字化等多个产品线的研发生产。
记者注意到,在不断推进自主研发生产的本土化进程中,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持续带动发展本土供应链,目前供应链本土化率超过 80%。
" 我们的步骤是首先全面推进零部件供应本土化,持续拓展本地制造,接着不断尝试与本土供应商共同研发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提升本土供应商的创新能力,加强本土供应链的竞争力。" 孔军表示,智能制造是公司业务发展的关键。公司逐步推进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全面开发智能制造执行系统、智能质量测试平台、智能化仓储系统、可视化生产信息系统和智能物料配送,提高运营效率。
事实上,从技术研发到智能制造,西门子医疗在整个产业链上以一种 " 链式创新 " 的开放模式,探索构建自身的创新生态圈,共同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截至 2023 年 9 月,整个公司研发团队人数占员工总数约 40%,累计本地研发制造产品 70 余款。公司在中国获得授权专利 800 项,并主导和参与制定 40 余项国际和国内行业标准。
" 今年,一系列深度结合中国市场需求的本土研发计划都在全力推进中,特别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中国医疗特有的需求已融入西门子医疗全球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划。" 孔军说。
作者:唐玮婕
文:唐玮婕 编辑:范菁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