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2025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上海医博会 深圳医博会
媒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中心 >> 行业新闻 >> 浏览
行业新闻

医疗器械展览会 深圳以智能机器人破解助残养老难题

时间:2025-7-14 10:47:5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点击:

来源:深圳特区报

“未来护工”呵护银发岁月

在深圳,“科技养老”正从实验室走进现实。

深圳的养老院里,外骨骼机器人正帮助老人轻松迈步;社区康复中心,智能辅具正让残障人士重拾自主生活能力……

随着人工智能与具身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助残养老领域,深圳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既有以华为、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在前沿技术领域的不断探索,也有以星尘智能、优必选、迈步机器人、明智云科技为代表的一批具身智能企业的落地和创新实践;同时,政策的出台、资金的扶持、税收的优惠等一系列支持与助力,都让深圳这座科创之城,在机器人助残养老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创新活力与应用潜力。

深圳企业积极投身助残养老领域

当前,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传感器等技术创新对深圳机器人产业在助残养老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众多深圳企业也投身助残养老机器人研发,推出一系列先进产品与技术。

日前,星尘智能与深圳首家市属公办护理型养老机构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据悉,星尘智能AI机器人Astribot S1将在联合训练基地开展常态化驻场运行与真实场景测试,为智慧养老提供机器人协同支撑,协助院方制定具身智能机器人院内操作规范、应急处理流程及人机协作机制,确保技术落地与院内服务体系无缝衔接。

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在智慧康养领域也成绩斐然。自2022年起,优必选系统发布智慧康养全体系解决方案,推出了代步机器人、递送机器人、行走辅助机器人及陪伴型机器人等多款产品,覆盖机构、社区及家庭等多种适老场景。今年5月,优必选联合华为、麦迪科技等企业启动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构建机器人+大模型+场景数据融合的智能养老生态,致力于打造更完善的智慧养老院和智能家庭照护体系。

迈步机器人也一直专注于医疗康复机器人研发,其三千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凭借轻量化设计、AI运动分析技术以及仿生关节驱动等核心技术,打造出家庭智能康复解决方案。该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儿童、成人康复领域,累计服务超10000人次,帮助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残疾人实现了居家自主康复训练。

明智云科技则在睡眠健康监测领域取得突破,于2024年初发布了全球首个睡眠健康大模型,并构建了“极致低功耗AI设备+大模型+开放服务”三位一体技术体系。即将推出的全球首款AI银龄眼镜,将为老年人提供智能视觉辅助,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视觉需求。

可以看到,凭借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深圳机器人企业在助残养老领域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改善了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质量,还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深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除了前沿技术,从养老院到家庭,深圳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为助残养老服务带来了实质性提升。

记者了解到,在养老院中,各类机器人已成为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力量。深圳市养老护理院引入了多款智能机器人,为老人的生活增添了便利与乐趣。包括AI康复治疗机器人融合人体自适应体系、AI视觉算法和中医AI辩证法等技术,能够精准定位穴位、为长者提供艾灸、推拿等康复服务,大大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效率与准确性;还有AI棋类机器人精通多种棋类,既能教学又能陪练,成为长者闲暇时光的好伙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陪伴机器人则能陪老人聊天解闷,为他们带来心灵慰藉等。

日前,在龙岗区民政局组织的“外骨骼机器人进养老机构”体验日活动中,专为下肢助力设计的外骨骼机器人受到了老人和护理人员的一致好评。该设备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实时感知使用者的运动意图,精准提供10公斤的助力支撑,帮助腿部肌力衰退的老年人减少30%的行走能耗,显著提升行动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家庭场景中,深圳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更柔性、更人性化的智能养老解决方案。深圳卧安机器人打造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以“模块化具身机器人”理念,将“手指、眼睛、大脑、脚”等身体部位拆解成独立智能模块,实现了无需改造环境的全屋智能控制,为高龄老人提供了更可亲、可控的智慧陪伴方式;优必选也在逐步推进“人形机器人进家庭”,当前重点在AI模型加持下实现陪伴功能,未来将落地更多复杂服务功能,为家庭养老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深圳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一直高度关注养老助残领域,并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在助残养老领域的应用。《深圳市养老服务投资扶持政策措施清单》《银发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从资金扶持、研发补贴到税收优惠,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今年3月,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内文提出,到2027年,深圳要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落地50个以上十亿级应用场景,其中就包括养老院、康复中心等场景。

据深圳市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已有10家企业、15类产品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推广目录,覆盖智能健康监测、康复辅具、照护系统等多个关键领域,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除政策支撑外,深圳企业间的合作也更加紧密,形成了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如优必选联合华为、麦迪科技等企业共建智能养老生态,打造智慧养老院和智能家庭照护体系;腾讯也积极与硬件企业合作,打造出多个适合老人和残疾人使用的智慧产品。例如为失能老人设计的“智能护理机器人项目”,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电吹管乐器项目”,以及“移位机”等。

当然,目前机器人产业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如机器人在非结构化复杂家庭场景中的实时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产品价格较高限制了普及推广,以及如何让机器人更好地实现情感交互等问题,都需要企业和科研机构持续投入研发与创新。

可预见的是,在政策扶持下,未来深圳还会有更多科技巨头和相关企业参与,从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到服务提供,各环节协同发展,推动机器人产业在助残养老领域的整体进步。同时,也会有更多功能强大、价格亲民的机器人产品将走进养老院和家庭,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将以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深圳作为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将在这一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产业规模有望迅速扩大。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